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1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18节 (第3/6页)

歪。

    试想,即便有千万个如江子匀一般做实事的京外官在,勤恳数年,却被身在皇城的京官们坐收渔利,在朝中股弄风雨……如此,这艘摇摇欲散的破船,如何能够行稳致远?

    ……

    几日后,早朝上,裴少淮原以为“小事一桩”的天火,百官们却为此群起而谏。

    有人说,这是太·祖显灵,意在规劝皇上不要擅改祖制,道:“太·祖降世时朝霞如火,儿时河浴,有红罗绸自神山顺流浮来,故大庆属‘火德’。如今太·祖火烧奉天门,必是借天象警告后辈,需延承祖制,不可擅改。”

    不可擅改什么?自然是不能擅改京察。

    也有人说,是上下不和、阴阳不顺,上天略施小惩来警告天子,要天子赶紧面壁反省,不要继续做无道无德之举,道:“火烧城楼,乃是朝中政事不修之铁证。”直指皇帝不修政事,又言,“君主不修,则身畔必有谗言惑之。”

    意思是,政事不修不是皇帝你的错,而是皇帝你身边有小人,被小人迷惑了。

    最后道:“伏望圣上修省弭灾,无事虚文,回天意、安人心。”

    借天火摆了裴少淮一道,暗指他是小人。

    当然,也有人把异象扯到立储上,直指东宫,力挺淮王。可见,朝中已有部分官员站在淮王一边,他们在朝中的举动与淮王保持一致。

    还有人请皇上禁欲一年,修身养性。

    众说纷纭。

    裴少淮还是低估了“天意”在这个世道的份量,读书之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大字不识的民众?有人是借“天意”谋私,也有人是愚昧守旧。

    没有人点明“妖人”是谁,所以裴少淮按兵不动,只端端听着,不为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