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12节 (第2/7页)

    这当中必定有新粮种。

    双安州同知,官六品,是副官,但地位不容小觑。裴少淮道:“只是这官衔……”

    “我明白淮弟的意思,但官衔高低非我之虑。”江子匀打断裴少淮的话,道,“若能入双安州就职,乃吾之荣幸,且我一介待复用的闲官,籍籍无名,谈何官衔正副的。”

    机会来了,江子匀也不拖沓忸怩,他起身朝裴少淮一作揖,道:“那便有劳淮弟了。”

    “子匀兄言重了。”裴少淮回礼。

    至于京外官的功绩核算,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眼下只能把京中这摊事先改好,再去改京外的考满制度。不然这也改,那也改,最后只会哪哪都改不好。

    帮江子匀一人容易,要想帮京外官们晋升有序,却是不易。

    这么多年来,又有几个能如裴珏、徐知意一般,凭己之力从京外爬回京都?也无怪人们说“金榜先后定一生”,什么样的名次出身,注定了能在官场走多远。

    ……

    ……

    宝车华服处处逢,街上往往来来全是人。年关里,家家户户都赶着这个时候购置年货。

    裴少淮休沐在家,便也趁机陪妻子上街逛逛。

    听闻城南新添了个“胜地”,叫“京棉一条街”,裴少淮和杨时月皆好奇,先去了此处。

    京棉一条街,顾名思义,便是主卖棉制品的商街。街道还算宽敞,有商铺子,也有直接摆摊售卖的,各色的棉布在晴朗的日光下,格外亮丽。

    这花花绿绿的,瞧得裴少淮都花了眼。

    来这里看布的,有外地的小布商,也有京中百姓趁着年关扯几尺布回家做衣裳,热闹非凡。

    裴少淮找了家店面还算大的走进去,打点门面、招待顾客的,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