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章 道教名山 (第2/4页)
老子为祖师,所以道教在唐朝是国教。 唐代天宝六年,唐玄宗将黟山改名为黄山,并钦定六月十六日为黄山的生日。 浮丘峰下的浮丘观和九龙峰下的九龙观可算是黄山上较早的道观,唐朝以后又有升真观、真常观、步云亭和三义殿等十多座道观,其中九龙观和升真观还是皇帝敕建的道观。 黄山山上以道教元素命名的名胜很多,例如轩辕峰、天都峰、炼丹峰、朱砂峰、仙人峰等山峰,炼丹台、神仙洞、试剑石、望仙台等景点,还有桃花溪的丹井和药臼,都与相传的黄帝炼丹的传说有关,甚至黄山十大名松之一的蒲团松,蒲团之词,最早也是出自道教。 时光流转,明末清初时,道衰佛兴,观废寺起。 到了现代,黄山上没有了道观,只有寺庙。 凌家子弟上黄山的第一天,夜宿的祥符寺,建于唐朝开元年间,位于温泉小补桥南头,桃花溪南岸高坝上,但是在清朝时连同小补桥一起被洪水冲毁,在现代只余下遗址。 凌家子弟在黄山上的第二天,夜宿的是钓桥庵,初建年代不详,位于黄山汤岭北,石人峰下,即现代的黄山西大门附近。明代时为道院,后来一度废弃,直到清康熙间,改建为庵,因位于白云景区,又叫白云庵。 钓桥庵几经修缮,在现代仍是黄山西面的一个大地标。 黄山上有一间十分有名的寺庙叫翠微寺,位于翠微峰下。始建于唐中和三年。m.zwWX.ORg 一天竺(古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