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的银行卡只会算加法 第9节 (第2/7页)
这里还是那么简陋又温馨,承载了她的幼年,童年,少年。院长mama知道她考上了好学校,拉着她的手反复确认:“去首都啦?去首都啦?” 池迟归给她看拍照的录取通知书:“去行初国立大学了,mama。你记下这个地址,以后到这找我。” 池迟归补课这一个月赚了将近两万块,一半她存进了233卡,作为上大学的资金,另一半她捐给了福利院。 院长mama不肯要,她反复强调这是自己通过知识和劳动赚到的:“我从小在院里长大,知道政府抚养我们有多么辛苦,也知道mama一直付出了多少努力。这些钱是我做家教赚来的,也想用来让院里的弟弟meimei们学到知识,接受教育。” 院长mama最后收下了。 池迟归回家后理了理手上的钱,除了一万的学费预留款,她手上还剩4000左右的钱是自己赚来的,预定车票和机票花去将近两千,剩下的两千是她刚到首都的生活费。 坚持一个月,继续打工,她在首都立足不是问题。何况,行初国立大学还有很多奖学金可以争取。 至于那张幸运眷顾的银行卡,就让它成为鼓励她奋斗的象征吧! 池迟归又花200元买了一个红枣礼盒送给丽姐,她记得丽姐有泡红枣水补气血的习惯。 丽姐也盯着她的录取通知书照片看了又看:“恭喜你丫头。好好学习,留在首都。户口记得迁,知道吗?如果人家知道你是永宁市来的,要看不起你的。” 池迟归知道了。 她也知道了当时在潞城那种如影随形的不适感从何而来:常听人说自由民主联合国的人是二等公民,这种二等不在政策,不在经济,不在民生。在人的心里。 偏见如虎,人人自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