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节 托势 (第3/5页)
水准么?”蒋蕴华略略歪头问道。 “也不完全是,gdp能够衡量一地经济总量,财政收入能够衡量这个地方政府从经济发展中获取的可供政府支配的资金量,而人均纯收入则更具科学性,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总要指标,古代都说要藏富于民,只有民众富裕了国家才会兴盛,社会才会稳定,而不是国家富裕了,人民群众就能富裕,这中间孰先孰后值得商榷。”赵国栋也没有一概而论,只是阐述自己的观点:“人民收入水平持续快速的提升,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消费力在不断扩大,如果在辅之以较为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那么他们的消费就可以得到释放,刺激生产,带动社会产生力的上扬,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是我的理解。” 蒋蕴华对于赵国栋的这个观点并不完全赞同,在目前这个时期,政府投资仍然是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而出口外向型的经济更是目前国家经济获得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内需,实事求是的说,中国现在还是一个储蓄型社会,你很难让老百姓放心大胆的把银行里的存款拿出来使用,至少眼下还不现实。 “国栋,你这是一个好设想,但是却不切实际。”蒋蕴华摇摇头。 “好设想就足够了,至少我们可以向着这方面努力,至于蒋部长你说的不切实际那是因为内外部条件还不成熟的缘故吧,随着国家经济持续的发展,很快这种设想就要变成现实。”赵国栋也不多解释这方面的理论性东西,毕竟现在国家还是依靠外需来拉动经济发展,人们的目光都还盯着国外市场,“不过像花林这样的农业县,农村人口占到了百分之九十五左右,要想实现人民增收,那就只能在农民增收上下功夫,发展畜牧业、种茶业、水果产业都是现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