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104节 (第5/13页)
歪脖子树上去;但如果转换思路,让闫东楼在东瀛施展他罕见的才华……就算把东瀛的地皮刮到天上,难道倭寇还能游过海峡,咬皇帝两口不成?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诚哉斯言。 皇帝思路电转,暗暗已经下了决心,决定今晚召闫分宜到宫中赐一顿晚饭,顺带着谈谈分成的事情。他不是高祖皇帝,眼里不是揉不得沙子,只要分成合适,事情完全可以详谈嘛。 【当然,仅仅制度上的创新并不能彰显闫东楼的天赋(事实上英吉利银行很快将拍卖制度与氪金制度原模原样的搬了过去,以至于中原大为不满,一直指责英国人不讲道义),真正体现才能的是闫东楼对金融本质的敏锐洞察。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在推出借贷制度的第二年,闫东楼已经开始思考一个可以称之为伟大的问题: “到底要怎么确定借贷的利息和年限,才能在人死之前把利润全部榨干呢?” 榨干利润当然是所有银行家的梦想;但与以往仅仅局限于直觉的贪婪不同,闫东楼敏锐的意识到了:借贷的风险与期限,其实是可以量化计算的。 ——简单来说,金融问题的本质,其实是数学问题。 现在看起来轻描淡写,但在大航海时代的初期,人类迷茫混沌的黑暗世纪,无论怎么形容这个问题都不足以穷尽它的意义。历史往往依赖于关键的抉择,而闫东楼恰恰在此合适的时机做出了最合适的抉择——在长久思索无果后,他与穆国公府及宫廷共同出资,以一万两白银悬赏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此种惯例延续已久,即为后来“金陵奖”的前身。 没错,作为数理领域的最高奖项,“金陵奖”的诞生其实并不怎么体面。 当然,闫氏的影响不仅于此。在当政九年的时间里,为了加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