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章 乡升镇 (第2/4页)
上,甚至连附近袁家村的人都要雇一批,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这一点,乡里会综合考虑的。”杨赞看着杨东升笑了笑,“去年人家河东乡就已经升镇了,咱们顺河作为邻居也不能落后太多!乡升镇,最重要的指标就是非农业人口比例,这一点全乡只有杨庄和大桥村完成的不错。” 乡里还真打的这个主意啊,不过杨东升脑子里忽然一闪,这件事为什么不往其他方面引导一下? “赞哥,乡里为什么就只盯着杨庄矿,就算新成立的杨马村都转为非农业人口,能有多少?为什么不从小王庄、河湾村,还有其他几个村的矿入手?” “小王庄、河湾村的条件太差,他们达不到非农业人口的标准。”杨赞以为杨东升想把事情往其他村推。 “那得看在谁手里!赞哥,只要我能承包下这些矿,我保证小王庄、河湾村,每一个矿雇的人都不会比现在的杨庄矿少,而且都能达到非农业人口的标准!” 杨赞闻言顿时目光一凝。 顺河乡里的情况,杨赞比杨东升更清楚,要想达到升镇的指标,确实还要差不少——钢铁厂的那些老板、工人都是城里的户口,有些甚至都不是本市的。 当初筹备升镇的时候,乡里就就打算好了,要在数字上做一些文章,其实这也是每个乡升镇的通用做法,市里、县里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如果能实打实的达到指标,这其中的意义可就完全不同了,他们这些人就能直接在县里挂号了。 关键是杨东升能做到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