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文才武略少年郎(上) (第2/4页)
雾里,完全不知道何善学在讲什么,只觉得昏困至极,百无聊赖地磨着桌上的一方云砚。 铁如归虽然要比吕少卿听得认真,不时照着何善学所讲在书上做着勾批,但这昊礼对他而言实在艰涩,也只是听了个大概。 早课结束,两人都感觉仿佛已经过了一整天。 何善学授学其实已算随性,多是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从不让两位公子抄背书目。 铁如归在宁州时受东阳郭熏陶,对南陆文史很感兴趣。 东阳郭回宁州后,铁如归便潜心受教于何善学,深感这下唐第一博学绝非浪得虚名,对各科课业也是非常认真。 吕少卿则只对县志、郡志一类有些上心,遇到不感兴趣的课业,皆是敷衍了事。 然而,昊礼此科确实晦涩难懂,也难怪连铁如归都感到甚是无聊,难以消化。 就在何善学收拾好那厚厚几册《昊礼注疏》准备走时,铁如归突然开口: “夫子,学生有一事想请教。” 刚刚起身伸了个长长懒腰的吕少卿一听,立刻一个头两个大。 “如归,早课已结,你怎么还要麻烦夫子?” 何善学却颇感欣慰,没想到这北陆夷族世子竟然这么好学。 “无妨,无妨,世子请讲。” 铁如归浅施一礼,娓娓而道: “学生此先读了一本《柳眠四声考》,对其中切韵四声不得要领,望夫子解惑。” 一旁的吕少卿一拍脑门,露出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何善学点头笑道: “四声之学老夫也是浅通其要,不过老夫倒是认得一人精通音韵之学。” “不知是哪位博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