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申屠蟠辞行 (第2/5页)
,便欲让君王之位于许由。不料许由再三推辞,并至颖水畔洗耳道:“我志在青云之上,怎可为凡俗之长?”此后他便隐居于深山之中,终身不为名利,死后下葬在箕山之巅。而温睿以此自比,显然是如当年党人般自比清流,而比两府为常侍浊流了。 这番对话本是私密言语,可不知怎的,后来竟流传出来,颇赢得一些人的赞同。廷尉王象也有所耳闻,经历过胡轸桉后,他对此事颇觉为难,一时拿不准是抓是放,便私底下去问几名同学的意见。虞翻得闻后,对王象笑道:“小小几个县令,对老师来说,不过是虫豸一样的人物,也不会咬人,就是说几句牢sao话罢了。如此也要抓人,你抓得过来吗?”又说道:“如今朝局不定,还得以静制动,你只需严格依律行事,便是对老师最大的帮助了。”王象颇以为有理。 但到了次年,也就是炎兴十三年的二月,朝中还是出了一件大事:太尉申屠蟠向陈冲上表请求致仕。 申屠蟠历任太常、光禄大夫、侍中,如今又贵为太尉,高居三公之首,还是从桓帝时就知名的三朝老人,虽然在朝中并没有什么权势,但他的声望却是无人可比的。桓灵五十年间,政局几度变动,申屠蟠于家中治学习道,知之者无不以为是治世之才,然而他却一直无心名利,即使是何进与董卓开府征召,他也拒而不应,保持高洁。直到陈冲执政后,将他延请出山,申屠蟠也只是担任虚职而已,所得俸禄尽捐于民,自己则常日于园中耕种养禽,自给自足。即使遇有大事,他也不过是托请求情,再无其余举动。世人谓其隐于京师,乃真隐士也,其心中高志,恐怕连陈冲也大有不如。 故而申屠蟠历经丙子之变、吕布之乱、陈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