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_第1章 唐记食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唐记食铺 (第1/7页)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赵匡胤生怕走了唐末武人乱政的老路,定下了这重文轻武的立朝之本,也成就了这个华夏五千年历史之中,最悲情、最可爱的时代。

    蓄兵百万却羸弱不振,天下富庶却积贫难除。

    呵呵,多么奇葩的时代。

    ......

    地处京西南路的邓州,深居中原腹地,远离边患,又有湍河、刁河、赵河、严陵河等几条大河穿境而过,于东南汇于白河,注入汉水。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邓州少山多平原的绝佳地貌,是以农事昌盛,地产颇丰。

    邓州城不算大,但却十分繁荣。

    时逢卯时未过,朝阳初升,城内各处已是人声鼎沸,东西两市更是人潮如织。各色商铺临街而立,贩夫走卒往来穿梭,一派盛世华年之姿。

    晨烟渺渺,人声沸沸,除了少数为生计奔走的宋民行色匆匆,多数的城中百姓都显得从容安逸,游走于处处飘香的各家早点饭铺之中。

    贾婆子刚起了一锅炊饼,便站在自家店前揽客,扯着嗓子叫卖起来。

    可是,虽然街面儿上人流如织,但进店照顾生意的却寥寥无几,眼见一个花袄老妇摇着丝帕行了过来,急忙高声唱喝:

    “呦,六婶起的可是够早!来来,咱这有刚出锅的大白炊饼,还不捡一笼家去?”

    被唤作六婶的老妇嫌弃地撇了一眼码得齐整的白面炊饼,神情颇为得瑟。

    “炊饼有何吃头儿?家里头的要吃唐记,要不老身才不起这大早。”

    贾婆子立马蔫了下来,扁着嘴,吃味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