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意外收获 (第4/6页)
音者不能得其意,小小女子竟有此等能耐,这集贤轩果然是藏龙卧虎。” 陆文景不知女琴师的超常发挥和他的无心之举有关,笑道: “陆某有意点这首曲子,本是想借花千佛,送你二人之情谊,怎成想被女师傅抢了风头...” 听此,杨慎和崔铣相视一眼,互相看出对方眼中的一丝惊喜。 崔铣比杨慎大十岁,是弘治十八年的进士,当年主持会试的主考官之一,正是杨慎的父亲杨廷和。 而杨慎因这层关系,得以跟随父亲一同阅卷,顺便提前熟悉一下科举。 当时,崔铣的试卷本来已经被其他分考官判定为落榜,却被杨慎看中其独树一帜的文风,直接举荐给父亲,而后被重新判定为魁首。 可以说,要不是因为杨慎慧眼识珠,崔铣根本不会有举仕的机会。 所以,崔铣当面称呼杨慎为小座主,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两人私下也互称作知己,交往很频繁。 眼下,陆文景把二人比作俞伯牙和钟子期,好似挠中了他们的痒痒rou一般,那叫一个舒坦。 几番恭维后,崔铣更觉陆文景有亲切之感,又想到了什么,感慨道: “说起来,陆公子与崔某都是被阉党所误,一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于此,也是缘分。” 陆文景摇头: “陆某被朝廷革除功名,永不录用,崔大人只是外放南京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唉,陆公子难道不清楚,南京的六部,除兵部之外全都是摆设而已,连宦官都不肯受调的地方,待久了,人也就废了。” 杨慎道: “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