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8章 合纵连横 (第2/5页)
世家的规矩。你要是个不屑子弟,在首都大衙门里挂个什么科长的名义,一天到晚跟一帮子不三不四的家伙提笼架鸟的胡混,谁也不会看重你。首都的纨绔子弟里,不要说科级干部,就算是处级干部都是一抓一大把,级别根本就说明不了什么。但基层的实权职务,而且是正的不是副的,却另当别论。那得有点真本事才行,光有大牌子不太灵。 故此刘伟鸿此番登门,大部分叔伯都很客气,正经将他当做了个人物。一般都会好好坐下来,和刘伟鸿聊上一阵,关切地询问刘伟鸿在基层的工作情况。刘伟鸿也就不厌其烦,一一向叔伯们作了汇报。自己在夹山区的诸般举措,汇报得尤其详细。 这倒也并非完全是为了表白自己,也是打个基础,今后夹山区的发展,很多时候都用得着这些关系,比如搞个批文,拉个扶助资金什么的,少了这些叔伯们的支持,可就很不方便。 这些世家二代子弟听了刘伟鸿的汇报,俱皆比较惊讶。听起来,还真是像模像样,就算是老资格的基层干部,也未必就比刘伟鸿做得更好。老刘家这个纨绔小子,还真是变了模样,上正轨了。想想似乎也很正常,刘伟鸿毕竟是世家子,以前胡闹是因为年少不懂事。现在懂事了,自然就能干出个名堂来。老刘家的嫡系子弟,能是吃干饭的吗? 这一回拜访的效果极好,几乎所有叔伯,都对刘伟鸿勉慰有加。当然,除了刘伟鸿自己上了正轨,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如今的老刘家,如日中天,任谁都要敬重三分。 对刘伟鸿这个动作,刘成家表示很肯定。每次拜访完一位叔伯,刘伟鸿晚上回到集团军驻京办事处,都要跟老子打个电话汇报一下。这么做,其一自然是为了表示对老子的敬重。眼下夹山区刘书记的份量可还不怎么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