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 (第3/4页)
,坐得端正,继续书写。 如果他将背叛者赶尽杀绝,那么仙桃还是不毛之地,绝不会成就如今的酒塘繁盛。 认认真真写着字,恍惚间,好像回到了当年,元青夫子教他和柏榆习字。 颜柏榆的字大气,沈长清的字飘逸,分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却都是跟刘元青学的。 刘元青自己的字呢?方方正正的,有一点古板。 就像刘元青这个人,一身官家袍,一寸良师心,一腔君子骨,一张不饶嘴。 执一柄戒尺,握一卷诗书。 长袍洗到发白,节俭是他刻在骨子里的习惯,书本翻到破烂,敬业是他与生俱来的品德。 张口是呵斥,抬手是训责,鲜少有笑颜。 他很严苛,可他是个好先生。 他不像别的教书先生,他不要月银,也只收一次束脩。 一担粮,四斤rou,就可得他三年教习。 他教的都是贫苦人,收束脩也只是因为纸笔贵,他把这些挑去富裕人家,又挑回来一沓又一沓白纸,一块又一块墨锭。 他从来不规正他们的笔迹,他说,不想把他们教成又一个他,他要他们成为自己。 可谁要是写字不认真,他一板子下去敲在人背上能激起漫天灰尘。 他是在痛心,换来纸笔不容易,学子还不用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