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_分卷阅读84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45 (第2/4页)

年的府试考这两门学科,当时由杜锦宁的印坊印出的、顿时被抢购一空,各书院也请到了教这两门课的老师。

    大宋以前虽没有开这两门课,但自古就有天生喜欢研究此类知识的人,这在以前,被统称为格物学。只是这些学科没有系统的理论,这些人都是野路子出身,甚至有些人都没上过学。

    野路子不要紧,没上过学也不要紧,这不是朝庭要考这两门学科了吗?看不懂的学子或是书院的先生,知道有这些人后,必要去请教一番。请教之后自己懂得了,那么这人自然而然就能成为这类学科的老师。

    但杜锦宁自打给赵晤展示了蒸汽动力这后,赵晤就忍受不了这样慢慢培养出来人才——这样从零开始培养,到最后能用上,起码得花费十年功夫,赵晤实在等不得。于是杜锦宁就给他出了个主意,直接开个恩科,专招这方面的人才。

    去年府试,、取“优”的人,今年就可以到京城来,参加恩科考试,朝庭会根据需要录取相应的人数。

    取“优”,至少是百分制里的八十分了。

    这个消息对于某些考生来说,简直是天降鸿福。

    人与人之间的学习天赋是有差异的。在古代科举一味偏文的考试制度下,大家对这个没多大的认知。但经历过文理分科的杜锦宁来说,却是再了解不过的了。

    在现代,语文历史地理考不及格,物理化学数学却恨不得次次满分的学生,大有人在。

    而如果这些人生在古代,那真叫生不逢时,任你是爱迪生转世,都不一定能考上秀才。

    杜锦宁这个主意,简直就是拯救这类人。

    现在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