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俏七零_分卷阅读38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7 (第2/4页)

正在不经意间,还博得了不少同情分。对此他一脸懵逼——长得黑,容易晒黑怪我咯?

    人的一辈子也就为了衣食住行在奔波,在大平这些老兄弟眼里,周品正钱也挣着了,房子车子都有了,还那么辛苦地创业干嘛呢?之前的事业又不会丢,在浦海好好享受富人的生活不好吗?为啥偏偏还要去跟泥腿子打交道,没得掉了身价。

    这种想法其实是本地大多数人的思想。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后来浦海有钱人多吧?但是仔细一扒拉,除了祖上传下来的豪门——人都在特殊时期躲出去了,绝大多数的有钱人都是外地人,其中又与江浙一带居多。其次就是胡建、港岛……反正本地人很少。

    也不能说本地人笨,懒,他们也都很勤劳,节俭持家。但是他们相对保守,谨言慎行,说白了就是没有魄力放手一搏。有人说是因为优渥的生活环境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也有人说是生活的相对富足让他们不必去拼搏,总之大家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心安理得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和老北京人一样,住在皇城根儿,拥有别人羡慕不已的户籍,占着寸土寸金的地界儿,其实过的是穷人的日子,还鄙视着所以的外地人。浦海人大致也就是这个状态。当然后世这两个地方的原住民还有一个一夜暴富的机会,那就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拆迁”!

    多少几代挤在亭子间的人家,一朝拆迁就能够分得千万财产,代价是从市中心被迁徙到远离繁华的边缘,但这也没有人抱怨——毕竟凭空而得是大量财务早就让人眼红不已。

    于是大家伙一合计,一辈子辛辛苦苦地上班、创业,没攒到几个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