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 朱元璋见过兄长 (第1/4页)
“不可轻易迁都。” 季伯鹰这话的意思,就是告诉朱棣,别特么老想着迁都北平,哪怕你择一北方腹地也行。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后世之人,但凡提起大明迁都这件事,大部分都会想起这句气盖山河的豪言壮语。 完整版是: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很多后世者都以为这是朱老四所说,可实际上这句话并非出自永乐大帝之口,只是后来人对大明骨气的赞颂。 但就事论事,朱棣登基后一心想要迁都北平,原因绝非是骨气之争,而是有以下几个。 一、虽然靖难已经成功,但应天府里的这些建文旧臣与朱老四并非一条心,南方各省的世家大族更是盘根错节,对这些士族而言,朱棣就像个外来人,而北平是朱棣经营二十年的老家,迁都北平,能够稳固他得位不正的皇权; 二、方便打蒙古人,毕竟靖难已经洗不白了,只能靠建功立业了; 三、以大明天子之身构建抵御北方蒙古人的防线,北境防线的原本主力军是由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等九大塞王构建的,可是一场靖难,朱棣近乎把北境包括朵颜三卫在内的军力全数都抽调光了,而朱棣又不放心再派其他将领或者藩王去镇守北境,毕竟谁能说得准会不会有下一个靖难; 四、纯属个人喜好,朱棣习惯了北方生活。 而迁都之后,纵观整个大明整个276年国祚。 一,劳民伤财。史载永乐迁都历时十九年,强迁南方上万富户入北平,建都城,挖运河,修宫殿,征用百万民夫,耗损钱银无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