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卷第一百六十八章化凡 (第3/5页)
上的一些记载,答道:“这个问题,或许和‘化凡’有关。” 化凡? 又一个未曾听过名词,让诸宗师不知所以。 只有张三,他不动声色,心底却起骇浪。 “这年头,我都已经愿意装死了,你干嘛还不走呢,还想杀小孩子。哎,不知道我在化凡吗?” 当年那个仙人说的,不正是百方候口中的‘化凡’二字吗!? 百方候解释道:“在寻仙第六卷上,记载修行者的修行千变万化,佛道魔三家均有不同,化凡并不指的是境界,而是一种修练方式,道家称‘化凡’,佛宗称‘退尘’,魔门称‘归真’。” 虽然说法不一,做法不同,但殊途同归。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这是为境界高深,但可能百年甚至数百年都没有寸进的修行者,而设计的一种修练,化为凡人,退于红尘,返璞归真。” “据记载,道家中的化凡,为心至之时,从云端落地,即为凡人,其中关键,便是‘心至之时’,倘若错失机会,就不知道要再等多久了。” 宋天行听得有趣,便说:“这倒是有意思,数百年不死,飞天遁地之仙,却要重新做回常人?” “依书直言罢了。”百方候这样答道。 张三则暗念:如此说来,既然当年那个仙人说的是化凡,也就是说,他修练的是‘道’,讲究‘心至之时,云端落地,即为凡人’。 说的好听叫‘心至之时’,但张三听来,怎么听都像是随缘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