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8章 仁爱仙书 (第1/4页)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这本《仁爱仙书》讲的是孔孟之道,儒家思想,其核心内容归纳为: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 开篇就是有关孔子的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删定《诗》、《书》、《礼》、《乐》、《易》、《春秋》,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渡压迫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杀虐。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生达三千人,贤良72人。他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 宇玄认真地翻看,其中《论语》部分有很多经典名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