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 (第2/4页)
不敢就这么直接跟向刘氏说,因为向南知道,向刘氏希望儿子继承父亲的意志继续读书考功名已经到了一种偏执的境地。 若是他说了,向刘氏或许因为三从四德中“夫死从子”,像昨晚那般哪怕再生气也没有对向南大吼大叫,只自己闭眼躺着生闷气。 可这样一来支撑向刘氏挺过这几年艰辛的信念一坍塌,怕是原本就亏损了身子的向刘氏就要不好了。 所以向南想着还是赶紧给他娘把身子骨养好吧,等他长大了再娶个媳妇儿生几个娃娃,向刘氏自然就会被转移了注意力,不再计较考科举的事儿了。 向南不想考科举去做官,一来他知道,就他自己,读书还行,可就是个纯粹的书呆子,这个评价已经伴随了他上辈子二十多年了。 向南没别的优点,对于别人对他的评价不会羞恼,反而会认真琢磨是不是真的,然后很自然的接受这种评价。 二来虽然大业朝不是华国历史上的任何朝代,可相同管理制度下必定会催生出相差无几的社会制度向南自己去农村里当个村支书都没那圆滑的本事跟老村长相处融洽和谐,到了古代就能瞬间玩转官场上的勾心斗角? 向南自己都怕自己张嘴说了这个话会闪了舌头。 可古代商人地位低下,大业朝也不例外,甚至商人之后两代不可入仕。 倒是也有大富商想了别的路子比如说将子嗣假意过继以求参加科举,可若是被查出来,那就是欺君之罪,九族都要遭殃。 比起前朝虽然大业朝没了世家垄断官员选拔,寒门子弟也有了登上朝堂的途径,可想想读书的花销,到头来依旧是颇有底蕴且自幼受到高等教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