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2章 无奈与困惑(番外二) (第3/4页)
住证》,就算你倒霉! 并不是非要用《外来人口暂住证》来管理本地的治安问题,而是作为一种利益链成为了当地维护治安的活动经费;试想一下,散居在出租屋的人有多少?虽然办证的工本费才几块钱,但人手一本,一年一换,又要收多少钱?而且收到的这些钱,是不用上缴财政的! 关键是办证还得提供正当的职业场所证明,否则,你根本就办不到! 清明回来后,聊起那些事,真的像是吃了黄连,有苦说不出! 作为一村之长,面对村里的如此局面,我是好生感慨啊! 大片的良田成了无人问津的甩亩,任其草长鸟藏;辛劳了大半生、把儿女们刚拉扯大没几年的老人又担当起了抚养孙子的责任;在取消了村办小学、改为一镇一校后,无论寒暑还是晴雨,老人和学生又成了每天最早的赶路人;下午3点过后,镇校门口又挤满了接学生的人们;回来后,又是一堆的家庭作业需要辅导,一、二年级的题目或许还晓得几个,但越往上年级的的作业,就成了天书! 由于取消了镇办初中,全县所有的初中和高中都要集中到县立中学就读,于是,老人们在县城租房“陪读”又成了当时的流行色!虽然国家的教育政策是“九年”义务教育,减免学费,但在家里种田根本就承担不起昂贵的杂费,年轻的父母只能被逼着外出打工! 只有家里有学生,全家人都要围着转! 其实,这是国家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前奏;现在,二十年过去了,成效怎样? 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代扔掉了传统的农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