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519节 (第3/4页)
蔬菜大棚。” 京郊农场。 这就说来话长了。 得从知青回城说起。 知青回城后,原本红红火火的农场冷清了不少。 要知道, 农场可是接收知青的重点单位。 全国各地的农场情况还不一样, 有的是农业为主, 兼顾畜牧养殖, 有的是工农业并振,农场这个主营业务倒不如工业做得好。 还有的,则是单纯的搞农业生产。 国营性质的缘故, 好与坏都饿不着农场的人。 有用心经营的, 也有不把农场经营放在心里的。 典型的时代背景下的国企缩影。 农场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南雁略微知道但也没多想, 毕竟她忙自家的事情就够折腾了。 老领导这么一说,南雁嗅觉又敏锐起来, “您这是要丰富退休后生活?” 想要丰富生活,哪用得着去农场折腾。 南雁觉得不太对,肯定有什么事情被自己忽略了。 什么事呢? 农场经营需要人,即便是有机械化作业也需要人手, 当然不需要特别多就是了。 如果是改种蔬菜大棚,那还得需要技术。 技术性人才? 这个什么时候都缺。 还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 人。 南雁琢磨了下这个词, 觉得这事可能跟人有关。 是让退休后的老干部们发挥余热, 寻找新的战场别再有事没事去原单位彰显权威,还是…… 另有安排? 南雁又卡在了新的环节上。 “最近有关注海湾那边的战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