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忘却_第1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第1/3页)

    感情经历:不明(待查)。

    经常往来的朋友:袁苑桉(待查)。

    ……

    还有,过去七年里没有任何乘坐飞机火车的记录,也没有出境记录。

    再往后,是一些资产列表。

    ……

    尽管还写着很多“(待查)”,但不得不说,这首次提交的履历速度比我预想的快,内容却比预想的详细。

    原来,一个人的过去可以总结成这样,仿佛一份详细的角色设定。只要设定够多,就有更多依据充分想象这个人。

    而赵肆勉,孤独且乏善可陈——我的过去乏善可陈。我甚至很难把这份履历和自己联系起来,至少现在不能。档案再详细,还是像在看另一个人。

    碰面的地方依然是那个咖啡馆。

    林乐喜等我把履历浏览完了才说:

    “这是基本概述,如果你特别在意某些方面,我可以再深入调查。”

    “我没有真实感。”我说,“如果把名字挡住,就像其它人了……啊,我不是怀疑它的真实性,只是描述一种感受。”

    “呀,你提到它了——感受。”林乐喜靠前一点双肘支在桌子上,“咱们的目标,是找出你的过去嘛,最理想当然是恢复记忆。有了这些基本资料,下一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尝试把感受找回来。”

    “怎么说?”

    “一般来说,我们起底只会罗列更多的事实、数字和证据。可是你的委托有点特殊,所以我请教了心理医生朋友。她说人的事件记忆里,‘自身感受’是很重要的构成,甚至比客观事实更重要。而你也提到了这点。”

    仔细想想,颇有道理。自己与他人的经历差别就在于:自己经历过的才会有切身体会。

    “你朋友有什么建议?”

    “这可不是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