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 (第2/3页)
礼堂常放当季新片,我有时也过去看。” “我以为传统贵族家庭出身的孩子不喜欢这种大众流行。” “你看起来也不像是会特地买罗朱电影票的人。”恺撒调侃他,“也不是喜欢,就是得看。那时学院开一门必修课,讲修复潜意识创伤的,我构筑的梦中梦怎么也过不了关,老师说裂隙太多,不够圆满。我不服气,在礼堂里一坐就是一天,就想看看那些拿着摄影机的人,到底怎么造梦的。” 话还没说完,头顶的灯便熄了。幽蓝的光束分开尘埃,银幕亮起。这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剧情设置上忠实原著,舞美和服化道则是极简主义,中世纪背景和家族世仇在三言两语中带过,男女主角的心理戏成了表演重心,加之镜头调度颇具电影感,简直完全过滤了原作的宗教政治隐喻,将其改写为关于永恒错过的当代寓言。尽管看过起码十个版本的现场演出,也跟主创有着或公或私的来往,眼前的“庶民文艺”,仍然赢得了恺撒的目光。大概是因为,只有把注意力放在屏幕上,他才能忽略身边的楚子航。 他在紧张。前排男孩靠在了女孩的肩膀上,脑袋毛茸茸的好像栗子,后排情侣用气声说话,抬起的鞋尖踹到了他的椅子。简直荒唐,恺撒·加图索风度翩翩,满腹讨人喜欢的经验,然而面对楚子航,他却在紧张。 敌进我退,敌疲我扰,敌不动我不动,路明非口授的十四字诀犹在耳畔,据说改编自中国游击战争的经验,此刻敌人正经危坐,他只能按兵不发,老老实实去看电影。这种完成作业的感觉,倒真像读书时坐在礼堂观影。隔壁系搞梦境分析的老师给他们打比方,摄影棚是梦工厂,电影是白日梦,观影过程中,观众困坐在椅上,只有眼睛能随摄影机移动。在这里,摄影机发挥的作用,相当于行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