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7节 (第3/8页)

大,关键在于五个都督府之下。

    由于废除卫所,每个都督所辖部队便不再以卫所区分,而是直接以一个新单位“师”为单位。

    每都督辖前后左右中五师,师主将为总兵(正三品),以副将、参军为佐(从三品)。

    每师又辖若干营(无定数),营主将为参将(正四品)或游击(正五品),以参佐、主簿为副(正五品或正六品)。

    其中参将为师的常备主力部队,而游击则类似于后世“独立师”、“独立团”的侧翼部队。

    再往下就是按照此时明军募军的一般编制,由哨总、把总、千总之类的辖制了。

    除了编制之外,朝廷还重新理清了各品级武将所应授予的散阶,比如各师正三品总兵授予昭勇将军衔,正四品参将授明威将军衔,这就类似于后世军衔制度了。

    除了编制问题以外,就是扩军工作了,有了一百万两银子底气的朱由榔出手也阔绰了许多,先拿出十五万两银子出来,由兵部官员出面,让亲军配合在肇庆、梧州、广州、惠州、潮州等地设卡征募青壮士卒。

    以明朝后期的募军待遇,应征就给五两安家银,入伍后又给饷银每月七钱,一年约九两。

    而与此同时进行的则是裁撤解散军中四十岁以上老弱,重新补充以十五岁以上,三十八岁以下的青壮。

    兵部规划预计,此次扩军大约两万三千人,再算上被裁撤的老弱,整编后的两广明军应在五万人左右。

    在充足资金的润滑下,这架吱吱呀呀的“袖珍”国家机器转动了起来,兵部开始组织外派官吏,与此同时,之前计划征募人才的陈子壮的工作也取得了进展。

    约四百名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