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28节 (第1/7页)
第81章 牙儿干河畔 西征军的后勤中转核心,设立在西安,因为陕西布政使司的大多数粮食储备都在这里,且也能通过泾渭水系更方便的从晋豫诸省调运粮草。 而前沿指挥中心,也就是西北总督衙门驻地,却是设立在了最前沿的甘州。 张煌言带着陕西边军主力,亲自赶赴甘州坐镇。 新组建的西北总督衙门,当然不只是几个主要将领和官员,随之而来的还有上百从陕西、山西都督府,以及枢密院抽调过来的军佐、幕僚官吏。 在这里组成了一个临时参谋部 自光烈三年以来,经过十多年的摸索与建设改革,明军的参谋制度已经开始逐渐扩大和下移。 这一方面是军队制度日趋成熟,中央朝廷对于军队掌控力日益增强的结果。 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十几年的军事教育成果,如今南京兵学苑和吴淞海军学苑,每年都定期向全军输送上千名经过严格文化和纪律训练的基层军官和参谋干事。 而最早从光烈二年、三年就接受培训的早期学员,经过十余年的军旅生涯,也伴随着老一辈将佐退伍的同时,走向军中骨干岗位。 所以,现在的明军当中并不缺乏合格的参谋人才,队正以上军官,超过七成都出自兵学苑或是早期的教导师,其余大多也经过扫盲教育和轮训。 张煌言对于此战,自是极为重视 虽然他的军旅生涯并不贫乏,而且已经相当精彩,从当初浙东起兵,后来转战闽浙,响应朱由榔东征,以及跟随李定国北伐,参与徐州会战。 但他之前一直都是作为张名振的副手和长史,独立领兵出征,担任方面主帅,这还是第一次。 当然,凡事都要留有后手,朱由榔和内阁并不完全放心西北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