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8节 (第2/9页)

有关存档文书,又询问了布政司同僚,对佛山铁冶已大体认识。

    “佛山铁冶历史已长,虽本地不产铁矿然水路通达,且临海,广东各地采炼之生铁,多顺江而下,在此冶炼,至崇祯年间,冶铁、泥瓦、碳木等工匠已过万户,产铁年不下五百万斤。”

    五百万斤铁其实称不上多,也就是不到四千吨而已,对于整个大明朝数千万户的农具、工具以及军械需求,简直杯水车薪。但朱由榔更看重的却是那过万户的匠人,若是这些工匠能够全部组织起来,改革弊制,重新生产,其实产量翻番也是可能的,而且作为穿越者,朱由榔也有着许多想法可以落地。

    “不过,崇祯十五年以后,随着中原糜烂,漕运断绝,佛山铁冶又均为民间经营,商路受扰,破产甚多,这两年状况已不足昔年的一半了。”

    “那胡卿有何打算?”

    朱由榔询问道

    胡璇知道到这才是天子任用自己的关键

    “虽然臣尚未到佛山考察过具体状况,谈不了什么具体措施,但确实是有些想法。”

    “臣以为目前想要快速整顿重振佛山铁冶,当以官营为主,以朝廷设立官营冶铁监司,直接收拢那些个破产的铁冶工匠,统一组织生产为佳。”

    “与此同时,据臣了解过去佛山有通过出海贩卖铁器盈利甚多,今广州港已设市舶司,朝廷可组织佛山剩下民营铁冶,经广州出海。一则可增税捐,充官监所费,二则也能让民户铁冶有所盈利,使工匠有所赖。”

    朱由榔对胡璇的方案还是很赞同的,又出言勉励了一番

    胡璇接着保证道

    “臣计划后日便出发前往佛山,考察状况,开始整顿铁冶事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