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批准立项(86) (第2/5页)
,说:好,我先联系,有问题我会及时汇报。 下午一点半许,国办秘书一局来电话,告知项目在上午的会议上批准通过了,过两天就把会议纪要发给发改委。 过了两三天,果然说文件已经发给发改委了,发改委那边也说收到了,但要走一下程序,才能正式发文。 陶砚瓦抓紧时间落实尚济民的指示,他开始找几个单位推荐人选。 要完成这个任务,要和几个单位一一勾通。让人家参加一个项目的领导小组,其实就是给人家找点麻烦,因为不会有任何报酬,只可能有些说不清楚的责任。陶砚瓦这边又不是中办国办,不可能给人家下文,只能是按照平时联系工作的程序,一个一个电话联系。 但这几个电话却不是随便打的。说让人家“推荐”,那是尚济民的用语,真到了陶砚瓦这里,就变成了“请求”人家支持关注。好在他原来就和财政部行政政法司、国管局房管司熟悉,把话说明白以后,两边都确定了一位副司长参加。 中编办那位唐司长是从国办过去的,陶砚瓦就打着尚济民的旗号,请他参加项目领导小组。唐司长电话里十分客气地说:好,济民同志是我的老领导,他怎么说,我就怎么办。 只有发改委投资司的张司长一听,就表态说:济民同志的想法我能理解,但让我们参加一个项目的领导小组,我还从没听说过。我们是审批项目的,怎么能自己审批自己干呢?好象还真是不行。 陶砚瓦说:我想济民同志是希望你们密切关注、持续指导这个项目,因为这个项目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