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9 (第2/4页)
些别扭的,且谢兰生比较希望36的演员“像平凡人”,而不是年轻靓丽的。于是, 在对两个方案的优缺点反复权衡后, 兰生还是决定如等电影一样,用相似的两个演员分别演绎两个阶段, 再用化妆弥补弥补。 因为演员是成年人,这回拍摄比较顺利。人人都说, “谢导有好几双眼睛,能盯着所有的事, 大概,拍得多了,重复多了, 对一切游刃有余。” 然而这话其实不对。恰恰相反, 这些年来,谢兰生的拍摄习惯一直一直是在变的。比如,时,他与大多导演一样,首日先拍“简单”的戏, 这样大家都会感觉这部电影开局顺利,是好兆头,可是二夺金熊以后,谢兰生知道,他的主创以及主演对自己是有信心的,“开局顺利”的诱惑并不似从前那样大了,于是现在,他会选择在第一天拍摄一些重要内容。他认为,一个演员若是先从无聊部分开始演起,他与角色会渐行渐远,无法抓住人物特点。另外,他也发现,演员以及工作人员总在开机时士气最高,他不应把这些时间都浪费在细枝末节里。 而对末场,谢兰生也做了改变。现在,他习惯在拍摄中段就做出来最后一场。一部电影的结尾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电影观众无法抽身、回味无穷。在拍摄到一半左右时,剧组士气仍然高涨,主创工作仍然卖力,而演员等对角色的把握同样比较精确。在一年年的摄制中,谢兰生发现,他没法让一个剧组从头到尾都打鸡血,大家到了最后几天必定变得懒懒散散,热情烟消云散,并不适合拍摄终场。 另外,他仍关心他的团队。 导演总是在赶时间,他却觉得,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