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大明_第二十二章 变化悄然而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变化悄然而至 (第2/9页)

是事儿。一套的成本也就千把块人民币的事儿。看来还是卖军火赚钱啊。

    过年前的三个多月里。张璟回了次基地,让基地设计了一些在大明看起来比较贴合时代的机械。包括各种车床和火药工坊需要使用的器械。

    张璟把一批使用高密度电池的高效率器械给杂造局做了个全面更新。让马成功教授工匠如何使用。而更换电池的事情就只能由他来。不过理论上,这些设备连轴转几年都无需更换电池。这样一来,这个杂造局的工作效率提升到了这个世界最高的水平。张璟下令杂造局生产后世的煤炉和通气管。在城内的张府店铺中销售。所得利润的两成分润给了工匠。一时间订单排到了半年后。

    因为这事,整个杂造局上下对张璟奉为祖师。郝安更是对张璟唯命是从。在张璟的要求下,在杂造局内建设了混堂和食堂。一下子这个杂造局的士气更是大涨。个顶个儿好像鲁班祖师爷上身。

    张璟还在杂造局设立了常年有效的赏格。能改进生产效率的能改善生产工艺的都大赏!有个铁匠尝试着把家传的锻打法拿出来,结果被赏了百贯银钱。当下在杂造局掀起了一股献计献策的风潮。张璟不管,只要是有献策的。先赏二十贯。千金买马骨啊!实测献计有效后,根据效果再次打赏百贯。基本上就没有落空的。要知道这工匠是匠户的身份,世世代代都是。是绝对的无产者。所以几辈子都无法积攒起那么多的银钱。当然某些被统治阶级看中的大匠师例外。

    明中后期,随着科举像匠户的开放。匠籍人员也可以登科入仕。蒯祥、蒯义、蒯钢、蔡信、郭文英等俱以木工官至工部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