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_399 为防不测,我要防患于未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99 为防不测,我要防患于未然! (第4/7页)

强的优势在于他太过年轻,并不是真正的厂长,并且他真正入手的行业呢,也不是像衬衫厂这种实体企业,而是出版社、音像公司以及电影厂这种服务性的第三产业。

    说的更确切点,步厂长的成功,具备很大的推广性跟复制性,而曹志强的成功,基本不具备推广性。

    因为步厂长的成功,是靠打破大锅饭,搞联产计酬制,类似一种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的是管理模式,很具备推广性。

    但曹志强的成功,基本就是他个人的成功,纯粹是靠他个人的才华去出书出唱片,并不是改变原先的管理模式,也没有触动老旧的既得利益者。

    比如红光机械厂吧,那些明明身体没事儿,却天天请病假不上班的人,也就是所谓泡病假的人,依旧可以每个月按时拿工资,而不是像步厂长搞的那套政策,请病假不上班的人就没工资可拿。

    又比如红光机械厂的工人,依旧是拿死工资,干多干少都是一样的钱,而不是步厂长的那套计件工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曹志强却不一样,他的出版社也好,音像公司也罢,其实下面的人数很少,且这些人的存在,基本都是围绕曹志强个人服务的服务人员。

    等于说,曹志强依旧是自己凭本事吃饭,他的那些手下,都是给他个人服务打下手的,是依托曹志强存在的附属。

    一旦没了曹志强,其他人也就失去了服务对象,立刻就会树倒猢狲散。

    就算曹志强新搞了个知己杂志社,让余德利等人有了更多工作可做,但至少目前来讲,依旧还离不开曹志强。

    本质上讲,曹志强目前控制的单位,跟生产型的企业是不同的,不具备推广性跟学习型,属于一种特例。

    当然了,身为红光机械厂三产办的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